蔡承榮 海山國中 / 建國中學

升高中迷茫頹廢的暑假,隨父親一同聆聽高偉資優講座,當時伴隨著放榜而來的是志得意滿之情,毫無補習之意,然而在父親極力堅持下,還是加入了高偉數學的行列。可是隨著難度的提升,我才驚覺原來父親的堅持有他的道理。我是個散漫的學生,仰賴著國中導師的努力才得以考上高中,然而高中卻無法再提供如此的環境,每個星期的高偉就成了我心靈上最大的動力來源,一次次激勵人心的演講,以身作則的態度,一再的促使我前進,也使往後的衝刺能事半功倍。
念書方法相信許多學長姊都已告訴你們,上課弄懂、熟透中心思想、錯誤本等,我就不再贅述。我想分享的是選組的概念。相信許多建中生都有三類組的迷思,認為高二選三類才是明智的選擇,無論心儀的科系為何,高三再轉組,我就是如此。然而以我過來人的經驗,無論高二是選哪一組,能不轉就別轉組。畢竟考試在即,還要花心思適應新班級,其實滿不值的。就班上的經驗而言,高三上轉組的十人當中只有一人考好,包括我在內也沒能考好,我認為高三上衝刺的分心是考差的關鍵。因此選足時謹慎考慮是必要的,無需盲目跟從同學的想法,找尋適合自己的科系來選組,三類並非最好,想清楚自己的目標,倘若選三類後志向改變,那就待在三類跨考吧,這樣也比轉組能更早投入衝刺中。
在我考差後,心態的調整顯得格外重要,考完隔天離開教會後,馬上帶著書本進圖書館。不同於高偉要求的對答案和反省讀書方法,我選擇直接進入書本裡。我並非逃避現實,而是知道自己的分數並不足以使我進入嚮往的科系,而我的讀書方法也遵循著學長姊,因此我認為應該堅持下去,照著目前的進度往下走。心情沮喪是必然的,可是起伏不定的心情只會使我們難以專注於念書,因此我將所有志願填上夢幻科系,這讓我更早再次投入衝刺,因為我清楚沒有退路了。
因為高偉才有今天的我,儘管我能做得更好,但這是我目前的最大值了。我不能告訴高偉每天過得沒有遺憾,但我可以說能遇見您,我的高中生涯就不留遺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