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寶萱 介壽國中 / 北一女中

數學從來不是我會擔憂的科目。要上高中的我是這麼覺得的,但高偉的一句話在我高一一段數學考爆後把我打醒 「你小看高中數學了。」
因為從升高一的暑假就補高偉,我一上高中就把認真唸書視為理所當然。高偉在高二下曾經和大家說過:「接下來的一年你們會不斷的面臨選擇,你們必須為那些選擇負責。」而我認為高中三年就是由一連串的選擇題構成,我選擇了一個從最開始就抓緊課業的高中生活,現在的我,一點也不會後悔。
我認為想考到好成績有一定的唸書份量,而當你把時間拉長(早點開始)平均起來就不會那麼累那麼辛苦。高一時我上每堂課都很認真,但因為樂團練習或班際比賽等等常常在段考前十天才開始徹底唸段考,那段日子活得很不健康,天天兩點睡,升上高二後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這是因為早開始,才能早調整。高偉說,進步的過程是很不舒服的,這是真的,唸書的過程就是不斷地在自負與自我否定中求取平衡。我高二比高一更加認真,還自認為以自己高一的表現在一類能輕鬆的突出,但第一次段考就徹底打臉我,數學考得比班平還低,差點不及格,而且原本成績中上的同學竟然爆衝到第一名。我發動得不順遂,加上那學期班上的很多問題,好幾次把我逼得崩潰,但我始終沒有放棄,仍以穩定的腳步抓緊該讀好的觀念和細節,想辦法「逃進書本裡」,學習「少情多理」,終於讓所有狀況都穩定。努力的過程不會平平順順,但要相信堅持的人才會是贏家,可以難過但不要放棄,從錯誤的經驗中調整方法進步才是重點。
以下分享我準備得最有心得的數學和國文作文:
數學:
一是觀念的熟透,二是不斷地練習,三是錯誤的檢討。上課的時候要非常用力,最好上課時就能學會而之後只是複習,我會用鉛筆寫下高偉講的一些完整句子,在重算講義的時候不斷回想上課情境;破防護罩的關鍵(例如看到什麼詞要想到什麼定理)則用紅筆大大的寫。「把中心思想熟透」在高三複習時會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雖然我高一時數學段考每次都是班排一二,卻沒有好好把中心思想抓住,到了升高三暑假複習時就發現忘得差不多了;相反的高二的三角還有向量那些單元,雖然在當時段考我一再考得不理想,卻在高三複習時發現我幾乎還記得八九成(所以努力絕對會有回報只是早晚問題)那邊也成為我準備學測時花費最少力氣的章節。
練題目是為了加快速度還有確保計算的正確,粗心是每個人的通病,計算錯誤也是很容易發生但是不能被原諒的錯,透過不斷地練習可以改善。要記得寫數學在質不在量,就算一直遇到同樣題幹的題目也每次都要問自己為什麼我知道要從這步下手,不能因為高偉給了很多很強的武器就忘記思考,數學要好就必須永遠願意思考。(我上課的例題一定會自己算過再對高偉的答案,這也是為了加強計算的正確度)
最後錯誤本真的是非常有用,何時做都不嫌晚(我是升高三暑假才做),記錄自己沒想到的切入方式很重要,因為往往破防護罩的關鍵不是只會出現在那一題,還有粗心的紀錄更是重要,我從高二下的段考前就會用一小張紙寫下我很容易粗心的地方(例如向量看到長度就平方之後要記得再開根號)考前的自習課就看那張紙,考試時如果遇到這種題目我一定會先寫下避免犯錯的記號(例如先在答案格旁寫上根號)。我高三收錄的題目通常是跨章節的(因為一題就可以複習好幾個重點)還有自己比較不熟的地方。然後反覆算錯誤本。
高三的我每天數學至少花三個小時,我有兩條線的進度,一是高偉的綠色講義,二是複習高二的紫色講義和學校老師買的複習講義。高偉的進度慢但是非常紮實,所以在一模後(一模前就是跟著高偉抓緊高一課程的複習)我就拿出以前的紫色講義把上課例題都算過(等於說自己在10月中就先複習完一遍)等之後高偉的綠色講義上完那個單元也就差不多很強了。另外我把白皮書都寫了,就是配合模考往前推算兩個禮拜一天一回;長假時把牛皮紙和嫁妝(學校做的模擬題)全寫完(有幾天是不只寫一回的)。最後練難題(牛皮紙)已經練到麻痹,我在學測前一天到考場算牛皮紙最後一回才六十幾分,但我還是帶著信心去迎戰學測,最後順利拿了100分。
考試技巧:遇到卡住的題目絕對要勇敢跳過,而且要記得保持好心情,像高偉說的「用加的不是用扣的」算式寫清楚,數字也要好好寫,不要讓遺憾的粗心發生(平常的段考小考就要養成習慣)。
國文作文:
國文作文在現在學測制度比重較重,國文想拿高的級分可以靠選擇題,也可以靠作文,我發現自己選擇高不上去了,就決定好好練作文。大考的國寫感覺很八股,但必須接受和習慣,讀題很重要,一定要好好圈出關鍵字。知性題目問你同不同意,就要清楚直接的回答「我同意」或「我不同意」,知性題的文筆其實不太重要,重點是清楚的讓閱卷老師看到你的觀點。感性題的文筆相對重要,平常可以多看看漂亮的句子,練習代入一些修辭,譬喻轉化映襯等等非常好用,平常寫選擇題目的文章我看到漂亮的句子都會畫起來,可以模仿喜歡的句子把它背起來然後稍微改編。(我學測作文就用到了余秋雨的文章,我看過好幾次而且很喜歡,沒想到真的遇到了)
學測作文的速度也很重要,所以多練習是必要的。我和一個同學一起計時練習大考中心的範文(五份共十篇)寫完再交換討論,剛好她擅長感性文而我擅長知性文,所以這個作法很有幫助。國文老師也是很好的資源,平常的練習好好地寫,認真去請教老師,他能提供很好的建議讓你進步。學測前兩個禮拜我一天寫國作一天寫英作,保持手感,在學測靠著國寫拉分,國文拿到了15級。
其他科我準備的方法沒有太特別,就是課本(經典)翻到爛,整理一些重點筆記,做錯誤本,然後狂練題目。我認為自己比較特別的準備方法是我印了很多模考題來寫,然後很扎實的訂正,這在高三尤其自然科是很快速複習然後進步的方法。(我高三花在自然的時間少,是因為高一高二很認真地唸過觀念抓得很穩)
唸書是條必須孤單的路,因為照著自己的步調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但在高偉不會覺得孤單,而且會不斷地被推動,看到更認真的人就覺得自己沒有藉口鬆懈。我在高偉的兩次魔考都才三十幾分,那不免會讓我有些懷疑自己,但高偉說:「不要灰心!你知道你現在會了,學測就會了嗎!」這句話,陪我到學測當天。在高偉學到的不只是數學,還有全力以赴的態度。學測不是終點,我深知有更多更難的考驗在後面等著,而我也會以這三年培養出的態度一一面對。等到看到我的名字出現在我的第一志願科系旁邊,我會更加賣力地往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