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來去高偉 fb粉絲專頁 comment我要諮詢
mb-map mb-fb mb-comment
113 私立復興 陳宜婕 台大醫學

國三那年升上直升班後順理成章地跟著即將考學測的姊姊來到高偉上課,從此開啟了我逆天改命的生命旅程。我從來不是一個特別聰明的人,甚至因為國中沒怎麼在讀書而成為高中老師們眼中注定墊底的存在,然而,我在國三第一次段考的時候就向他們證明高偉老師的名言(之一):「沒有得不到,只有想不想要。」真的由衷感謝高偉老師這四年盡心盡力的教導,在我想要鬆懈的時候拉上我一把,給予我繼續前進的力量。還有私校班的唐老師,每次都可以用縝密的邏輯推理出令我困擾的答案、王老師,從稚嫩國三時期就在方方面面上幫助我,給我加油打氣並且始終相信我能做到,還有最最最辛苦的數輔們,在我還在瓶頸期的時候願意陪我從晚上6點到11點不間斷詢問,造就了現在的我。

我認為知識方面或許大有人在,但心態上的補足才是致勝的關鍵,所以我在這裡就多加以著墨。

不去想結果的結果,才是最好的結果

現在回想起來,我能從墊底到第一次段考的前十,再到高一下的前五,再到最後的前三甚至校排一,全部歸功於我那大條的神經,不去想結果。這裡的不想結果更確切來說是指:「我都做到這樣了,應該可以到_名吧?」的心態。為什麼不行?因為如果以這種求回報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付出,一切都會變質,考試的時候會緊張,怕達不到自己的目標,考完失敗會沮喪,認為自己都白做工,進而失去站起再戰的勇氣。要知道,努力是比較出來的,你所認為的拼盡全力,或許只是他人休息日的放鬆。以我為例,我自認不如我們班那些考上建北科學數資班的同學,所以我從不設置「贏過他們」的目標,而是踏踏實實地吸收每一個之前落下的知識,從國三知道高偉有自習室後,基本上每天都來讀到晚上十一點,那時想著陪著我姐來,也並不覺得我有多麼辛苦或努力,到後來變成習慣,我竟也不知不覺地站在那些我以為觸不可及的人身邊。

加法心態

相信不久之後(或者其實已經)高偉老師就會講到撿石頭心法,但必須提到的一點是,撿石頭並不只局限在考試當下,讀書時也適用。舉例來說,假如今天你不小心混掉一天,隔天你或許就會愧疚半天。但愧疚這個情緒從根本上來說是多餘的,不僅不能挽回那些時間,更不能使你變得更強,到頭來搞不好隔天一整天你都陷在愧疚的情緒中而不能進入讀書狀態,豈不是得不償失。所以,不管怎麼樣,往前看就對了。想想今天的你可以怎麼做讓自己更進步,不要讓過去的失敗,成為今天的絆腳石。然而,檢討還是要做的,讀書時我們忘記前一天的莽撞,檢討時則要分析「為什麼昨天的時間會被浪費掉?」。再一次以我為例,我超愛看動漫(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不相信?),也常因為動漫而不小心浪費掉寶貴的時間(所以不是只有你會這樣,之後會提到),在分析原因後,我採用了理財上的一個小辦法類比一下:如果今天我不能把全集一次看完,我從一開始就不准點開第一集。如此,我也不只一次的懸崖勒馬,將自己從爆發的邊緣控制住。

可以不自律,但不能縱容

我自己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不自律的人(想想我國中就知道,嘆氣),但我認為不自律或許是個性上的問題,但是放縱自己不自律,就是態度上的問題了。或許有點難理解,但換句話說就是:「成功的人會想盡辦法讓自己自律。」舉例來說,或許今天你沒辦法好好讀書的關鍵在於你的手機,三不五時就盯一下,盯完又想看,這並不是你個人的問題,很多甚至台大醫的神人們也都有這個問題,那他們都是怎麼做的?他們選擇在讀書之前將手機放在離自己房間最遠的角落裡,這樣依據人類的惰性而言,自己根本就不會想站起來去碰。那我又是怎麼做的?前面已經提到我可憐的自控力,放到最遠根本不成問題,所以我乾脆不帶了,去高偉讀,這樣不管我怎麼乞求,手機都不可能出現在我的身邊。總而言之,不自律不是藉口,多得是辦法讓自己就算不自律也不行。

 

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

在我越級打怪的時間裡,當然會觀察一下那些厲害同學們的讀書方法(因為他們通常不會自己講,所以自己看也可以)看看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再進步的。其中,我認為最特別也是最一致的一點是:他們都在對的時間點做對的事。怎麼說?假如今天國文老師要講的內容你已經全盤吸收,這時你會做什麼?拿出等一下要考的數學來看?還是看自己的弱科?或許對於高三生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對於高一高二還在奠定基礎的情況下,拿出同科目的加強練習才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不僅可以確保自己不會偏科(對於學測而言超級不利),更可以阻斷主觀情緒的干擾,讓自己不會因為討厭某一科而讓那科成績直接爛掉(其實跟前面的自律方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要照搬別人的讀書技巧

學習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比自己更加強大的人,這時學習他人如何學習很重要,是看出自己盲點的一種方式。但絕對不要照搬人家的技巧,要試過、確認過在方方面面上這些技巧是真的適合自己而且自己真的有在進步,對他人的技巧依據個性稍加微調使技巧變成自己的,才能真正地幫上忙。舉例而言,我們班很厲害的同學幾乎都用平板做筆記,但我就不用。因為我試過,確認過盯著藍光看長時間對我來說實在是痛苦並使我容易分心,而且筆記整理跟真正紙本(活頁紙)又沒什麼差別,所以我仍舊使用紙本記筆記。這樣看來,真的要高三才開始讀書嗎?我認為不好。不管自己有多優秀多聰明,你浪費的時間別人都用來了解自己,建立自己的讀書方式,這已經脫離聰明可以掌握的範疇,卻可以彌補人與人之間天生的差別,讓沒你聰明的人在你眼裡是學霸般的存在。

心態講完,來講一點硬核的讀書技巧吧~(你以為完了嗎,大錯特錯)

國綜(這個我還蠻有心得因為我國文很爛):

要考好國文,要了解出題趨勢。108課綱的題目已經大幅刪減背誦的硬知識,取而代之的是閱讀的技巧。高一高二,先練習文言文的翻譯,逐字翻,確認課文裡的每一個字你都懂而且背起來了。文言文看起來很複雜,實際上也很複雜,但只要了解字在什麼時候出現會變成什麼意思,即使是沒看過的文章也可以一字一字推出來,多練就快了。此外,高一高二的同學也可以開始累積字音字形的量,每年必考三題,多看多背,甚至可以將不會的字用注音符號分類,記在筆記裡沒事(吃飯)就翻來看,也可以節省高三再開始做的時間,像我就是高三才做的有點吃時間,但效果是真的好,我原本三題會錯二到三題(很糟我知道)到最後學測全對。高三,跟時間賽跑,我認為必要書籍只有古文三十跟古今閱讀(搶救真的不用一整本的慢慢翻,沒效率)。我自己本身是在高二的時候就寫完一遍古今閱讀,高三的時候再買一本練手感。但練有練的技巧,不是盲目刷題完對就對錯就錯,而是試著理解為什麼答案長這樣而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在不確定的題目旁邊做記號,確保不會因為矇對而自以為了解。解題旨在理解脈絡,知道為什麼自己錯跟建立反應很重要。

國寫

我本身比較擅長這個,具體來說作文要建立架構。情境題第一段可以美一點,用擬人或優美的修辭賺印象分(寫不出來用背的也可以),第二段就要開始往題目方向走,最晚第三段要在點題一次,清楚告訴打分老師自己沒有偏題。第四段要講到題目價值,深化題旨,類比生命中的重要領悟內容才不會只停留在淺層而沒有深度。ex:今年縫隙的聯想我寫的第四段:「沿著縫隙走來,我領悟到了,苦澀堆疊出茶的敦厚,回程綿延的甘香,縫隙堆疊出時間的璀璨,回成生命自得的禪宗偈語。」除此之外,情境題的題目可以依自己的經驗分類,讓自己在考場上有思考方向,才不會看到題目就慌。分析題也是畫出大架構,與情意題不同,分析題講求理性,句子不要繞來繞去,簡單直白像維基百科那樣就好(當然也有可以把分析跟情意結合的好手,我不是很會,可以看大考中心範文)分析題最好煉成的方法就是多看,累積他人的看法結合盡自己的文章。記得,考試前一定要多練維持手感!(我自己是每天一篇)

英文

我自己是英文演講比賽的選手,所以考試前沒怎麼需要背單字(高二上就背完了,之後用考試複習)但我個人認為句型跟文法很重要。很多時候你不會寫不是因為單字不會,而是沒看懂他的文法,所以不知道要問什麼。看透句型跟文法書不僅可以拆解題目,套用在作文上也是大加分。(我自己覺得有一本藍色加黑色的不錯但我忘記書名了…)

數學

很多人認為數學要學好聰明很重要,但是只要用對方法,即使不聰明的人也可以考好。首先,要做錯誤本。錯誤本的精髓不在於題目本身,甚至也不在於正確解答,在於自己為什麼會出錯。只有將自己的盲點徹底看破,才不會又再一次栽進不同包裝的同一個陷阱裡。其次,我自己比較不會大量練題,取而代之的是講義概念的鞏固。我認為大量練題會僵化我的大腦,容易不小心記住做法就誤以為自己會了,取而代之,我會重刷講義裡的題目確定技巧我都會了。但練習破題還是很重要,所以我練白皮跟牛皮,精彩好題並不會拿著一直刷,只有在我比較不熟的單元才會挑難題來算。最後,上課筆記要怎麼抄?抄完解題步驟就可以了嗎?其實解題步驟是一整題裡面最不重要的部分,將思路建立起來,思考為什麼自己沒有想到,思考還可以跟什麼做連結、比較,思考題目裡面什麼關鍵字導出這個結果,寫下來,上完課再重算一次講義確定已經刻進大腦裡,忘記的話就抄進筆記本裡重複看。

除了讀書技巧,我想為那些非常努力但在數學成績上一直看不到起色的人加油。學習曲線大家應該有聽過,而我就是最好的印證。我九年級的時候需要幾乎每天都來高偉數輔桌前問滿五個小時才能維持普通的成績,但那時的我已經感到知足,就像前面所說的那樣,我並沒有設定我一定非得達成什麼樣的目標不可,一直前進就對了。到高一高二我不斷更新自己的讀書方法直到找到最適合我的之後,成績便開始突飛猛進,只需要花費之前的十分之一便可以考到班上前幾名。所以繼續努力吧,在突破臨界點之後,便是苦盡甘來的開始。

物理

我個人認為物理和數學的本質很類似,但跟數學比較不太一樣的點是物理的公式推導真的很重要。很多題目都是用公式推導的原理去考的(尤其氣體的部分),所以弄懂公式的切入點以及每一步的意義可以在後來的解題過程中幫上大忙。除此之外,我認為物理是一個蠻直接的科目,每個單元大都都是幾種題型在來回變換,如果有不太熟的單元,可以試著把他分成幾個類型,把題目關鍵字該有的反應連結,遇到題目時比較不會不知道怎麼下手。

化學

化學分成三種單元,一種記憶一種計算一種判斷。記憶題像有機有技巧。我是看完一遍課本之後拿出一張完全空白的紙,把自己記得的東西寫下來。在第一次默寫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忘掉的部分,可以拿出課本來把空白補上,之後再複習的時候就拿出這張紙,把自己以為的重點或常忘記的部份擦掉再填空,這樣會比較容易背。在沒有課本的時候也可以默念(像我是在等我爸接的時候會順過一次)確認自己還記得。計算題我認為並不是化學的困難點,但值得注意的是要了解計算過程中常使用的技巧,可以加快自己的計算速度,而與物理類似,在背公式之前一定要先推過熟練才不會掉入陷阱題(像是平衡常數濃度什麼時候可以省什麼時候不行)。判斷題我個人認為蠻決定性的,流程一定要熟透。舉例來說,鍵角大小的判斷方式有像寫程式一樣的條件句,如果混成不同,則得到答案,elif孤對電子不同則孤對越多越小等等。

生物

找一群人一起討論吧!唸生物最難的部分不是背不起來,而是講義可能為了顧及我們的程度而寫不清楚,導致觀念不明瞭。我通常在有問題的時候都會跟我們班要考醫科的同學一起討論分享看法,不行的話就分工去查,這樣不僅可以看到別人對於問題的切入點讓答案有脈絡的出現,解答也比較有效率。個人蠻推華逵,但他內容很細所以沒有要考醫科的人可以再考慮一下。

地科

地科很難我知道,但就是多看。我高二的時候就把學測的地科看過至少四次(因為我地科是真的糟)學測複習的時候就輕鬆很多。高一高二地科不要侷限於必修,學測考選修他只會說是素養,如果你的老師不會額外補充,多看選修對之後幫助很大。高三,地科的練習著重在練題。模擬考題的地科通常都很複雜,不會不要難過,訂正起來寫進訂正本就好了(模擬考真的太偏有時還出錯)

 

 

 

衝刺心態

首先,不要被別人的進度影響而盲目加速,照著自己的腳步走,走得慢但走的細又何嘗不可。其次,找出最適合你的讀書環境。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平常不太講話但讀的很狠,是那種完全不受噪音影響的類型(我們班真的很吵),所以換位置時候我就特別坐在他旁邊,學習心靜的道理。此外,撿石頭一定要練到變成與生俱來的能力,考學測心態可能真的比能力更重要,保持一個「現在只是熱身,考好考壞都沒差。」無欲無求的心態,才能平穩甚至超常發揮。最後,考學測當天保持一個「誰都不要來跟我講話」的態度,維持自己的步調、進入考試心情,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切都會開花結果,加油。

滾動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