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博宏 永和國中 / 永平高中

在高偉,奇蹟每年都在發生,每年都看著各種不同學校的學生在高偉發生奇蹟,高一的我總認為這些都是高調,還會跟自己說搞不好這是高偉自己亂寫的,但到了高三我才發現都不是高調,只是這樣想偷懶比較不會心虛罷了。
高一的生活只有三個,社團、看影片和睡覺,有時候連吃飯都會忘記,那時候我就補了高偉,每次上高偉的時候聽著高偉那些刺耳的真理,總會讓我有所「感觸」,直到了高三時聽到高偉說:「不要聽完覺得有所感觸,再多的感觸有什麼用?感觸完就不讀書了?不要有情緒的實行比感觸重要多了。」當時這句話深深的震懾到我,不斷告訴自己要理性,認真的開始做讀書計畫和錯誤本,結果第一次模考馬上遇到挫折,以前認為最強的數學只拿了十二級,儘管不斷告訴自己這只是模考,心中還是很難過,但我還是繼續做錯誤本,第二次數學十三級,心裡想說有進步,算一算剛好學測十五級,結果三模考了個史上最爛,總級只有49,而數學只有十級,國文手寫54分只拿了15分,所有老師都說三模最接近學測成績,我想說我完了,高三犧牲了那麼多結果連50級都沒有‧但這念頭沒持續太久,我想反正都這麼爛了,也不用再怕爛了,分數等考完之後再難過也不遲。所以還是繼續做我的讀書計畫和錯誤本。
學測當天在考數學的時候,看到題目我大概知道今年比較簡單,選填題有一題看到我發現我不會,我告訴自己95也會15級,去年有一個學長也是一題空著,最後就只錯那題,但我寫完整份後我發現我空了四格,心裡瞬間超多髒話,80分有幾級?而且還是要有寫都對的情況才有80,我看了看時間,大概還有半小時,我想說跟他拼了,把每一題空的重看,先把情緒放一邊,把高偉說的中心思想想出來,沒想到原本不會的都一一迎刃而解,最後對完答案發現我數學好像滿分,而成績出來也是十五級,雖然總級並不理想,接下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一定會再寫感言的,以榜首的角色。
最後,有一些話想對學弟妹說,關於錯誤本,我講數學就好,我的數學錯誤本是有題目的,我認為數學的題目是用來統整觀念的,一個好的題目一定結合很多觀念,甚至是跨章節,把不會的題目,且要有值得放進去的,寫上想不到的觀念和為何想不到,把他條列出來,題目不是做多就有用,我數學題目並沒有做很多,錯誤本的效用遠遠超出想像。
|